传染科资讯
在自然状态下,可从脊椎动物传给人的感染性疾病称为动物病,亦称人畜共得病。
1.人畜共得病的分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得病: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保持延续,在1定条件下传播给人,但在人间不会引发传播。人好比流行的“死胡同”,即使人被感染,被感染者也不能传给另外一个易感者。例如,旋毛虫病、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得病:病原体主要靠人延续世代。例如,阿米巴病,人型结核等。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得病:人畜作为感染源的作用并重,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可互为沾染源。如血吸虫病。
(4)真性人畜共得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人畜共得病,如牛、猪绦虫病。
2.作为沾染源的动物举例
(1)家畜
牛、绵羊:炭疽、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山羊:血吸虫病、布鲁菌病。
马、驴、骡:炭疽、狂犬病、放线菌病、马鼻疽。
骆驼:炭疽、狂犬病、鼠疫、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猪: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菌病、旋毛虫病等。蜱传斑疹伤寒、空肠曲折菌肠炎等。
(2)野生哺乳动物
狼: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啮齿动物:鼠疫、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利什曼病、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病、恙虫病、兔热病、地方性斑疹伤寒、布鲁菌病、沙门菌病等。
(3)鸟类(家禽及野禽):流行性乙型脑炎、鹦鹉热、空肠曲折菌肠炎。
人畜共得病在动物之间的沾染进程、传播方式及流行进程与人间其实不完全相同。如啮齿动物感染鼠疫后,只表现为淋巴系统受侵害和败血症,而无肺鼠疫,故鼠间鼠疫无飞沫传播。又如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人间的病死率很高,而黑线姬鼠感染此病毒后则不病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受染动物作为感染源的危险程度,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主要取决于易感者与受染动物的接触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另外也与动物沾染源的种类和密度等有关。
相关新闻
上一页:血吸虫病的流行与危害
下一页: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艾滋病?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