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孩子患流感家长要理性对待!

2017-05-06 19:54:40 来源:
分享:

受访专家兰州市疾控中心免疫科科长蒋永萍

数九寒天,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增多。1月3日,记者在甘肃省儿童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小儿内科看到,来这里打针输液的病人爆棚,医院里回荡着孩子们的哭声、咳嗽声。接诊的医生说,来这里输液的孩子九成以上是发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从症状看,很多孩子是染上了流感。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比较好办法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最典型的症状是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殊效的医治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兰州市疾控中心免疫科科长蒋永萍说。

最重要的预防,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用洗手液和活动活水洗手,孩子患流感家长要理性对待,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另外,不管天气有多冷,每天要开窗透风几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疫苗接种是防控流感的主要方法,它能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蒋永萍表示,流感疫苗由大家自费并自愿接种。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忌讳者,都可以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

哪些人应当接种流感疫苗?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出租车司机、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等从业人员;常常出差或外出旅行的人员。

儿童流感防治误区多

在流感治疗上,很多家长存在很多误区。这里,疾控人员做了梳理,家长们无妨看看。

误区1:患流感后“输液”一定好得快。其实所谓“输液”,输的多数是“消炎药”,即抗菌药物。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且抗菌素用多了还会引起肝肾功能伤害、腹泻等不良后果。

误区二:烧退得越快越好。很多家长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带着孩子不断往医院跑,期望通过药物治疗当天就退烧。其实这种做法极其毛病,反复跑医院既影响孩子的休息,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流感病毒的“灵丹妙药”,康复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孩子患上流感,比较好的医治就是充分保证睡眠和营养,发热持续3~5天是正常的,当天退烧反而不好。

误区三:误用板蓝根。很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板蓝根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又是中药,没有副作用,因此肆无忌惮地给孩子长期服用。其实,板蓝根并不是预防流感的良药,而且服用不当会造成过敏及消化、造血系统等不良反应。

误区4:孩子只要接种过流感疫苗,就能够一辈子高枕无忧,孩子患流感家长要理性对待。事实上,因为疫苗配方是在对当年流行病毒毒株预测的基础上制成的,孩子患流感家长要理性对待,而流感病毒毒株几乎每年都发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每一年接种。另外,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避免普通性感冒的发生,只能起到减缓普通性感冒症状、缩短感冒周期等作用。

疾控人员建议,如果得了流感,一定要充分休息,多喝白开水,增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并多吃平淡、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平日里,家长无妨帮助孩子预防流感,可多补充维生素,胡萝卜、花椰菜、红薯和土豆等都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在屋内洒一些稀释了的食醋,能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催促孩子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分享: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