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北京面临脊灰野病毒入境风险 如何预防小儿麻痹症!

2017-04-11 16:53:46 来源:
分享:

近期,脊髓灰质炎病例已分散最多个国家,世卫组织已将其肯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北京出入境部门发布提示:北京面临脊灰野病毒入境风险。

专家指出,脊灰野病毒可致小儿麻痹症,是1种会严重致残的疾病,给患者带来毕生残疾的伤害。值得注意的是,此病虽名为小儿麻痹症,但成人也是会得这类病。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小儿麻痹症起先是发热、头疼、腹泻、呕吐和全身不舒服,家长常常认为是伤风感冒,或是消化不良。经过1⑷天以后退烧,退烧几天以后,再次发热,而且比第1次还高。突出的表现是知觉过敏样疼痛,不让他人触摸,同时伴随酡颜、头痛、喉咙痛、呕吐、多汗,接着出现嗜睡等症状。经过3⑺天以后出现麻痹,常见的部位是下肢。麻痹出现后1周,如果不继续发展,则可以逐步恢复。

按症状轻重及有没有瘫痪可分为隐性感染、抑扬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

1、隐性感染:

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病毒繁殖只停留在消化道,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浸入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体内可查到特异性中和抗体。

2、抑扬型:

约占4~8%,病毒侵袭全身非神经组织。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可出现①上呼吸道炎症状,如不同程度发热,咽部不适,咽充血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肿大等;②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等;③流感样症状,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延续1~3日,自行恢复。

3、无瘫痪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且循环神经纤维散布全身,可在病发之初出现此期症状,但多数患者可在先驱期后有1~6日无症状或症状减轻,而落后入此期。

4、瘫痪型:

约占感染者的1~2%,其特点为在无瘫痪型临床表现基础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的病变,致使肌肉瘫痪。

小儿麻痹症的预防

脊灰野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品和水传播,通过口腔进入体内后会在肠道大量滋生细菌,且前期非常隐蔽难以发现,进而传播给其他的人。主要沾染源是患者及其隐性感染者。小儿麻痹症的预防措檀越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范围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诞生2个月后开始服用,勿用热开水送服,以避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

2、患儿应从起病日起最少隔离40天。

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2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视察20天。

3、被动免疫。

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若与患者密切接触,临床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加以预防,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3-0.5毫升,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注射后1周内可使病发者的症状有所减轻,如果被感染2⑸周后仍未病发者,说明被动免疫是成功的,小儿已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4、注意小儿平时的饮食卫生。

平常生活中要培养小孩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品的良好习惯,平时应注意小儿的衣物、床单、玩具、用品及餐具的消毒,比较好煮沸15分钟或日光曝晒两小时。

5、弄好环境卫生。

消灭苍蝇也是切断沾染源的1个很重要的方面。公道安排小儿的休息和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可以增强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39健康网独家专稿,欢迎分享,请点击获得授权。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20⑻5501999⑻802
分享: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