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近期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正呈加速蔓延之势。卫计委指出,目前该病毒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沾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埃博拉并不是杀不死
据解放军第302 医院专家介绍,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 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耀2 分钟可以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耀、γ射线也可以使之灭活。
卫计委在《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中指出,人的皮肤1旦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完全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完全清洗;粘膜利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严格隔离控制沾染源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指出,1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沾染源,避免疫情分散。
对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追踪和医学视察。密切接触者是指患者病发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医学视察期限为自最后1次暴露之日起21天。这期间1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收集标本进行检测。
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取化学方法处理;具有沾染性的医疗污物可用燃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病人死亡后,应尽可能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燃烧或按相干规定处理。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沾染病病人或疑似沾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履行。
相关新闻
下一页:传染病蔓延 气候变化是元凶?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