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的防疫措施以下:
预防和控制伤寒的有效对策是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防疫措施,平时应掌握疫情动态,发现多发,爆发疫情时,流行病学医师必须亲赴现场进行流行病调查,根据疫情性质、范围、流行强度、主要传播途径及流行因素,从客观实际动身,因地制宜展开防治工作。
1、平时以弄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和带菌者搜索、治疗、管理为主要措施,伤寒和副伤寒的防疫措施。
2、当散在病例出现后,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医治和做好疫源地处理。同时加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伤寒和副伤寒的防疫措施,作好病家消毒指点,对密切接触者查便、投药预防。
3、当发现多发或有流行趋势和爆发疫情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迅速找出引发流行缘由,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分散与流行,特别是采取就地集中隔离医治病人的措施。
4、对重点人群有计划,按规定进行免疫接种;在伤寒地方性流行地区,各国使用伤寒死菌苗进行预防获得1定效果,但接种反应问题(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头痛等)至今还没有解决,因此在人群中难以落实和推行,直接影响了易感人群的接种率,从而影响了接种效果,伤寒和副伤寒的防疫措施。
5、带菌者的检索与治疗:对以下人员就进行检索、医治与管理。
①凡从事饮食、副食、食品加工、自来水厂、牛奶厂、托幼保教及炊管人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一年结合体检进行粪便带菌者检查3次。
②对上1年伤寒患者复查便检3次;
③患者周围密切接触者应便检3次;
④对胆石症患者手术时作带菌检查。
6、流行病监测:国内外伤寒的传入与输出,已成为各国监测的重要内容之1。我们不但要注意国外疫情的传入,各地区间也要通报疫情。包括伤寒病发散布之特点,病原菌耐药及噬菌体形别等,以利各地分析疫情动态,追究沾染源、传播途径与流行因素,为控制伤寒流行提供科学根据。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