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定义!

2017-07-16 21:58:52 来源:
分享:

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定义:

人体对结核菌的自然免疫力(先天免疫力)是非特异性的。接种卡介菌或经过结核菌感染后所取得的免疫力(后天性免疫力)则具有特异性,能将入侵的结核菌杀死或周密包围,制止其分散,使病灶愈合。获得性免疫显著强于自然免疫,但2者对避免结核病的保护作用是相对的。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因具有免疫力而不发展成结核病。锻炼身体有助于增强免疫;反之,麻疹、糖尿病、矽肺、艾滋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减低人体免疫功能,容易受结核菌感染而病发,或使本来稳定的病灶重新活动。年龄可影响人对结核感染的自然抵抗力,老人与幼儿是易感者,与老年时细胞免疫低下及幼儿的细胞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有关。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定义,表现为淋巴细胞的致敏与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入侵的结核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经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致敏。当致的T淋巴细胞再次接触结核菌,可释出多种淋巴因子(包括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激活因子等),使巨噬细胞聚集在细菌周围,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定义,吞噬并杀灭细菌,然后变成类上皮细胞及朗汉斯(Langhans)巨细胞,终究构成结核结节,使病变局限化。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产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另外1亚群T淋巴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皮肤反应因子及淋巴细胞毒素等有关。局部出现炎性渗出,乃至干酪坏死,常伴随发热、乏力及食欲消退等全身症状。此时如用结核菌素作皮肤实验(详见下述),可呈阳性反应。注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并有大量致敏的T淋巴细胞浸润。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此种细胞免疫反应,属于第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感染结核菌后,尚可产生皮肤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炎或疱疹性结合膜炎等,均为结核病变态反应的表现,常产生于原发结核感染患者。

结核菌体的多肽、多糖复合物与反应有关,而其蜡质及结核蛋白则与变态反应有关。引发二者的抗原成分不同,但免疫与变态反应则常同时存在。例如接种卡介苗后可产生免疫力,同时结核菌素反应(变态反应)亦转为阳性。二者的出现亦可能与机体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所产生的淋巴因子有关。免疫对人体起保护作用,而变态反应则通常伴随组织破坏,对细菌亦不利。严重疾病、营养不良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都可削弱免疫力,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定义,变态反应也同时遭到抑制,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定义,表现为对结核菌实验的无反应。当全身情况改进或停用抑制免疫反应的药物后,随着免疫与变态反应的恢复,结核菌素反应亦变成阳性。免疫与变态反应有时亦不尽平行,与人体复杂的内外环境、药物的影响,和感染菌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总之,入侵结核菌的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变态反应的高低,决定感染后结核病的产生、发展与转归。人体抵抗力处于劣势时,结核病常易于发展;反之,感染后不容易病发,即便病发亦比较轻,且易治愈。

分享: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