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

2017-09-06 14:17:45 来源:
分享: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1)感染源及储存宿主主要沾染者是家畜、家禽。人被感染后仅产生短时间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沾染源的意义不大。

猪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家畜,由于它对乙脑病毒的自然感染率高,而且每一年因屠宰而种群更新快。因此,自然界总保持着大量的易感猪,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为本病重要动物沾染源。

蚊虫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毕生带毒,乃至随蚊越冬或经卵传代,因此除作为传播媒介外,也是病毒的贮存宿主。另外蝙蝠也可作为贮存宿主。

(2)传播途径本病系经过蚊虫叮蛟而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现已被证实者为库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伊蚊、按蚊的某些种。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3带喙库蚊,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另外,从福建、广东的蠛蠓中,云南和4川的中,已分离到乙脑病毒,故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免疫。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病发较多,但因儿童计划免疫的实行,近来报道病发年龄有增高趋势。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2次病发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