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麻疹流行病学
(1)感染源患者为唯1沾染源。1般认为出疹前后5天均有沾染性。该病感染性强,易感者直接接触后90%以上可得病。隐性感染者的感染源作用不大。
(2)传播途径患者咳嗽、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间接传播很少,麻疹流行病学。
(3)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通常6个月至5岁小儿病发率最高,6个月以下的婴儿具有母递免疫力,极少病发。麻疹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获有效免疫力,但抗体水平可逐年降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如再接触感染源还可病发。据报导60年代以后广泛预防接种,病发年龄有增大趋势,隐性感染者也普遍存在,且产生的免疫力较疫苗免疫强10倍多。
(4)流行特点本病目前多为散发,但如感染源进入易感者居住集中的地区,则可致爆发流行。流行多产生于冬春两季,麻疹流行病学。在未普及疫苗接种地区,常常每2~3年产生1次流行。当城市易感者超过40%,麻疹流行病学,农村易感者达60~80%时即有产生流行的可能,麻疹流行病学。
相关新闻
上一页: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
下一页:管理传染病传染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