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差别甚大。同型病毒可引发不同的临床症候群,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发类似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感染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的很多型都可引发,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也可引发婴儿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68型可引发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2)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A群及B群病毒引发,埃可病毒引发较少。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但以夏秋季多见。感染性很强。潜伏期平均4天左右,表现为发热、咽痛、咽部充血、咽部有散在灰白色丘疱疹,直径1~2mm,4周有红晕,疱疹破溃后构成黄色溃疡,多见于扁桃体、软腭和悬雍垂。1般4~6往后自愈。
(3)出疹性疾病又称流行性皮疹病,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都可引发。多见于婴儿及儿童,成人较少见。潜伏期3~6天。出疹前多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咽痛等。皮疹于发热或热退时出现,呈多形性,有斑丘疹、斑疹、猩红热样皮疹、风疹样皮疹、疱疹及荨麻疹样等。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或分批出现。可伴随全身或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4)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5、9、10、16型引发,尤以A16多见。多产生于5岁以下小儿,沾染性强,可爆发流行或散发。初起低热、厌食、口痛等。口腔粘膜出现小疱疹,后破溃构成溃疡。多散布于后舌、颊及硬腭,亦可见于齿龈、扁桃体及咽部。多同时在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偶见于躯干、大腿及臀部。斑丘疹很快转为小疱疹,较水痘皮疹为小,2~3日内吸收,不留痂。预后良好,但可复发。有时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
(5)脑膜炎、脑炎及瘫痪性疾病柯萨奇病毒A群、B群和埃可病毒的许多型和肠道病毒71型都可引发此类疾病。
肠道病毒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其它病毒引发者差异不大,有发热、头痛、呕吐、腹痛,肌痛等症状,常伴发皮疹,1~2天内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增加达100~200,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偶可高达1000以上,初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后则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略高,糖和氯化物正常。病程1般5~10天。
柯萨奇病毒A2、5、7、9及B2、3、4、都可引发脑炎,尤以埃可病毒4、6、9、11、30型亦可引发脑炎,埃可病毒9型多见。临床表现与乙型脑炎类似,但部份病例常伴随皮疹、心肌炎等。柯萨奇B群可在新生儿和婴儿中引发病情危重的广泛性脑炎,常伴心肌炎和肝炎。
肠道病毒引发的瘫痪临床表现与脊髓灰质炎类似,但瘫痪程度较轻,1般很快恢复,极少有后遗症。
(6)心脏疾患主要由柯萨奇B群2~5型病毒引发,其它肠道病毒亦可引发。多见于新生儿及幼婴,年长儿童及成人也可产生,1般多先有短暂的发热、感冒症状,继而出现心脏症状。临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急性心功能衰竭起病突然,阵咳、面色苍白、发绀及呼吸困难,迅速出现心衰。心电图可见严重的心肌侵害。急性心包炎可伴随心肌炎产生或单独存在。2.猝死常在夜间产生,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因急性心肌缺血、梗死或坏死性炎症而至。3.心律失常可出现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或各类传导阻滞,呈1过性或迁延不愈,乃至反复发作达数年之久。4.慢性心肌病柯萨奇B群病毒引发的亚急性或慢性心脏病变,可致使弹力纤维增生症,慢性心肌病,狭窄性心包炎等。胎儿期感染可引发先天性心脏病如先天性钙化性全心炎等。
(7)流行性肌痛或流行性胸痛大多数由柯萨奇B群病毒引发。主要表现为发热和阵发性肌痛,可累及全身肌肉,而以胸腹部多见,尤膈肌最易受累。肌痛轻重不1,活动时疼痛加重。病程1周左右,多能自愈。
(8)急性胃肠炎见“病毒性胃肠炎”章。
(9)急性流行性眼结膜炎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肠道病毒70型而至。本病沾染性强,常产生爆发流行,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24小时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眼结膜炎,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流泪、可有脓性分泌物及结膜下出血,但极少累及巩膜和虹膜,大多在1~2周内自愈。
(10)其它肠道病毒尚可侵犯腮腺、肝脏、胰腺、睾丸等器官,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最近几年来认为,肠道病毒感染与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Reye综合征及糖尿病等也有1定关系,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相关新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