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1.泻吐期
多数病人无先驱症状,突然产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霍乱的各个分期,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腹痛,霍乱的各个分期,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逐日10余次至数10次,乃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大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成“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1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品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1般无发热,或低热,共延续数小时或1~2天进入脱水期。
2.脱水期(脱水虚脱期)
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显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轻度脱水唯一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乃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霍乱的各个分期,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工”手,腹凹陷如舟。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碱储备降落时,可引发肌心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钾盐大量丧失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心律不齐等。脱水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降落,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出现明显尿毒症和酸中毒。
3.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步恢复正常。约3分之1患者沿袭环改良残余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约38~39℃,延续1~3天自行减退。
相关新闻
上一页:治疗和预防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方法
下一页:登革热的四大流行特征
相关问答